CalendarZ

    • English English
    • español español
    • français français
    • português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 主页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在这一天
  • 工具
    • 日期转换器
    • 年龄计算器
  1. 主页
  2. 在这一天
  3. 六月
  4. 17
  5. 大沽炮台之战 (1900)

历史上6月17日发生的事件

大沽炮台之战 (1900)
19006月, 17

义和团运动:西方和日本联军占领了中国天津的大沽炮台。

大沽或大沽炮台之战是 1900 年 6 月中国清朝军队和八国联盟部队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一次短暂交战。西方和日本海军在与八国联军进行了短暂但血腥的战斗后占领了大沽炮台。清朝。他们的失败促使清政府站在义和团一边,同时命令中国军队抵抗中国境内的所有外国军队。盟军一直控制着这些堡垒,直到 1901 年 9 月义和团运动结束。

大沽炮台之战 (1900)大沽炮台之战 (1900)
义和团运动是义和团运动,是1899年至1901年间清朝末年,由民兵联合组织在中国发生的反外国、反殖民、反基督教的起义。在义 (Yìhéquán) 中,在英语中被称为拳击手,因为它的许多成员都练习过​​中国武术,当时被称为中国拳击。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华北的村民害怕外国势力范围的扩大,并憎恨将特权扩大到基督教传教士,他们利用这些特权来保护自己的追随者。 1898 年,中国北方经历了几次自然灾害,包括黄河洪水和干旱,义和团将此归咎于外国和基督教的影响。从 1899 年开始,义和团在山东和华北平原蔓延暴力,摧毁铁路等外国财产,袭击或杀害基督教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事件在 1900 年 6 月达到高潮,当时的义和团战士确信他们对外国武器无懈可击,以“支持清政府,消灭外国人”的口号聚集在北京。外交官、传教士、士兵和一些中国基督徒在外交使馆区避难。由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俄罗斯组成的八国联军进驻中国以解除围困,并于 6 月 17 日袭击了天津的大沽炮台。最初犹豫不决的慈禧太后现在支持义和团,并于 6 月 21 日颁布了一项敕令,向入侵的列强宣战。中国官场分为支持义和团的人和以清亲王为首的支持和解的人。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满族将军荣禄(Junglu)后来声称他采取行动保护外国人。南方各省的官员无视与外国人作战的帝国命令。

八国同盟在最初被中国帝国军队和义和团击退后,将20,000名武装部队带到中国。他们在天津击败了皇军,并于 8 月 14 日抵达北京,解除了使馆长达 55 天的围困。随之而来的是对首都和周边乡村的掠夺,以及对那些被怀疑是义和团的人进行即决处决以示报复。 1901 年 9 月 7 日的《义和团议定书》规定处决支持义和团的政府官员,并规定外国军队进驻北京,并支付 4.5 亿两白银——超过政府每年的税收——作为在接下来的 39 年中对所涉八个国家的赔偿。清朝对义和团的处理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中国的控制,并导致清朝在其后进行了重大的政府改革。

参考

  • 义和团叛乱
  • 八国联盟
  • 大沽炮台之战 (1900)
  • 大沽炮台
  • 天津

选择另一个日期

1900年发生的事件

  • 161月

    美属萨摩亚

    美国参议院接受了 1899 年的英德条约,其中英国放弃了对萨摩亚群岛的主张。
  • 243月

    纽约市地铁

    纽约市市长罗伯特·安德森·范·威克为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新地下“快速交通铁路”破土动工。
  • 54月

    线性 B

    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大堆带有象形文字的泥板,他们称之为线性 B。
  • 27月

    博登湖

    第一次齐柏林飞艇在德国腓特烈港附近的康斯坦茨湖进行。
  • 147月

    义和团叛乱

    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关于CalendarZ

CalendarZ

除了显示重要假期和活动的日期之外,Calendarz还可以让您轻松地查看到距离某日期的剩余时间以及其他详细信息。

我們的伙伴

WoWDeals:所有交易集中在一個地方

快速导航

  • 主页
  • 即将到来的假期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博客
  • 年龄计算器
  • 在这一天

© 2025Calendarz。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