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endarZ

    • English English
    • español español
    • français français
    • português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 主页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在这一天
  • 工具
    • 日期转换器
    • 年龄计算器
  1. 主页
  2. 在这一天
  3. 五月
  4. 8
  5. 珊瑚海之战

历史上5月8日发生的事件

珊瑚海之战
1942年5月,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珊瑚海海战结束,日本帝国海军航空母舰攻击并击沉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这场战斗标志着海军历史上第一次两艘敌方舰队在交战船只之间没有视觉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战斗。

1942 年 5 月 4 日至 8 日的珊瑚海海战是日本帝国海军 (IJN) 与美国和澳大利亚海空军之间的一场重大海战。这场发生在二战太平洋战区的战斗具有历史意义,因为这是航空母舰第一次相互交战,也是第一次敌舰既没有发现也没有直接开火的行动。

为了加强他们在南太平洋的防御地位,日本人决定入侵并占领莫尔兹比港(新几内亚)和图拉吉(所罗门群岛东南部)。这项名为“Mo 行动”的计划涉及日本联合舰队的几个主要单位。他们包括两艘舰队航空母舰和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为入侵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由海军上将井上茂吉指挥。

美国通过信号情报获悉日本的计划,派出两支美国海军航母特遣部队和一支澳美联合巡洋舰部队反对进攻,由美国海军上将弗兰克·J·弗莱彻统帅。

5 月 3 日至 4 日,日本军队成功入侵并占领了图拉吉,尽管他们的几艘支援战舰在美国舰队航母约克城号的飞机的突然袭击中被击沉或损坏。现在意识到该地区有敌军航母的存在,日本舰队航母向珊瑚海推进,意图定位和摧毁盟军海军。 5 月 6 日晚上,两艘航母部队相距不到 70 海里(81 英里;130 公里),无人知晓。 5月7日,双方发动空袭。每个人都错误地认为他们正在攻击对手的舰队航母,但实际上是在攻击其他单位,美国击沉了日本轻型航空母舰 Shōhō,日本击沉了一艘美国驱逐舰并严重损坏了一艘舰队加油机,后者后来被凿沉。次日,双方发现并攻击对方的舰队航空母舰,日本舰队航空母舰翔鹤号受损,美国舰队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严重受损后沉沉,舰队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受损。由于双方航空母舰受损或沉没,双方损失惨重,两支部队撤离该地区。由于失去航母空中掩护,井上召回了莫尔兹比港入侵舰队,打算稍后再试。

尽管日本人在沉没船只方面取得了胜利,但这场战斗将在几个方面证明是盟军的战略胜利。这场战斗标志着自战争开始以来,盟军首次阻止了日本的重大进展。更重要的是,日本舰队航母“翔鹤号”和“瑞鹤号”,前者受损,后者飞机补给枯竭,未能参加次月的中途岛海战,但约克城号参加了盟军一方,这使得在敌机之间的飞机,为美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途岛航母的严重损失阻止了日本人重新尝试从海上入侵莫尔兹比港,并帮助他们在科科达轨道上发起了命运多舛的陆地进攻。两个月后,盟军利用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战略脆弱性发动了瓜达尔卡纳尔战役。那次和新几内亚战役最终打破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防御,并成为日本最终投降的重要贡献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参考

  • 珊瑚海之战
  • 日本帝国海军
  • 航空母舰
  • 美国海军
  • 列克星敦号 (CV-2)

选择另一个日期

1942年发生的事件

  • 251月

    泰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泰国向美国和英国宣战。
  • 83月

    缅甸

    二战:日军从英国手中夺取缅甸仰光。
  • 107月

    苏联

    荷兰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 138月

    曼哈顿计划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少将 Eugene Reybold 授权建造设施,以容纳“替代材料开发”项目,即众所周知的曼哈顿项目。
  • 259月

    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瑞士警方的指令规定“根据目前的做法......仅基于种族的难民不是政治难民”,有效地拒绝犹太人在大屠杀期间试图逃离被占领的欧洲。

关于CalendarZ

CalendarZ

除了显示重要假期和活动的日期之外,Calendarz还可以让您轻松地查看到距离某日期的剩余时间以及其他详细信息。

我們的伙伴

WoWDeals:所有交易集中在一個地方

快速导航

  • 主页
  • 即将到来的假期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博客
  • 年龄计算器
  • 在这一天

© 2025Calendarz。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