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endarZ

    • English English
    • español español
    • français français
    • português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 主页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在这一天
  • 工具
    • 日期转换器
    • 年龄计算器
  1. 主页
  2. 在这一天
  3. 十月
  4. 23
  5. 复活节攻势

历史上10月23日发生的事件

复活节攻势
1972年10月, 23

线卫行动是美国针对北越复活节攻势的轰炸行动,在五个月后结束。

复活节攻势,也称为北越的 1972 年春夏攻势(越南语:Chin dch XunH 1972),或在南越文学中被浪漫化的红色火热的夏天(Mah la),是由越南人民军进行的一场军事战役。 1972 年 3 月 30 日至 10 月 22 日,越南战争期间,越南(PAVN,北越正规军)与越南共和国陆军(ARVN,南越正规军)和美国军队作战。这次常规入侵(自朝鲜战争期间 30 万中国军队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以来最大规模的入侵)与以往的北越攻势截然不同。这次进攻旨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使没有导致南越崩溃,也将大大改善北方在巴黎和平协定中的谈判地位。

1972 年,美国最高指挥部曾预料到会发动袭击,但这次袭击的规模和凶猛程度让守军失去了平衡,因为袭击者同时袭击了三个战线,其中大部分是北越军队。自 1968 年春节攻势以来,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首次尝试入侵南方,其特点是由重型火炮支持的常规步兵装甲攻击,双方都部署了武器系统的最新技术进步。

在第一军战术区,北越军队在长达一个月的战斗中占领了南越的防御阵地并占领了青泽市,然后向南移动以试图夺取胡。越南人民军同样消灭了第二军团战术区的边防部队,并向省会昆图挺进,威胁要开辟一条通往大海的道路,这会将南越一分为二。在西贡东北部,在第三军战术区,PAVN 部队占领了 Lc Ninh,并在 An Lc 进攻 Bnh Long 省的首府。

该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4 月是 PAVN 推进的一个月;五月变成了一个平衡期; 6 月和 7 月,南越军队进行了反击,最终于 9 月重新夺回了青泽市。在所有三个战线上,北越最初的成功都受到高伤亡、无能的战术以及美国和南越空中力量越来越多的应用的阻碍。进攻的一个结果是发起了后卫行动,这是自 1968 年 11 月以来美国对北越的第一次持续轰炸。尽管南越军队在冲突中经受住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考验,但北越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他们拥有他们在南越获得了宝贵的领土,可以用来发动未来的攻势,他们在巴黎进行的和平谈判中获得了更好的谈判地位。

复活节攻势复活节攻势
线卫行动是 1972 年 5 月 9 日至 10 月 23 日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第七空军和美国海军第 77 特遣部队空中封锁行动的代号。

其目的是停止或减缓阮惠攻势(在西方被称为复活节攻势)的物资和材料的运输,这是越南人民军(PAVN)部队发起的对南越的入侵3 月 30 日。线卫是自 1968 年 11 月滚雷行动结束以来对北越进行的第一次连续轰炸行动。

参考

  • 线卫行动
  • 北越
  • 复活节攻势

选择另一个日期

1972年发生的事件

  • 212月

    中美关系

    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85月

    理查德尼克松

    越南战争: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下令在北越主要港口布设地雷,以阻止武器和其他货物流向该国。
  • 225月

    斯里兰卡

    锡兰通过新宪法,成为共和国,改名为斯里兰卡,加入英联邦。
  • 236月

    中央情报局

    水门事件丑闻:美国总统理查德 M 尼克松和白宫办公厅主任 H. R. 霍尔德曼被录音谈论利用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对水门事件的调查。
  • 19月

    鲍比·费舍尔

    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美国人鲍比菲舍尔击败俄罗斯鲍里斯斯帕斯基成为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关于CalendarZ

CalendarZ

除了显示重要假期和活动的日期之外,Calendarz还可以让您轻松地查看到距离某日期的剩余时间以及其他详细信息。

我們的伙伴

WoWDeals:所有交易集中在一個地方

快速导航

  • 主页
  • 即将到来的假期
  • 宗教假期
  • 国家法定假期
  • 其他日期
  • 博客
  • 年龄计算器
  • 在这一天

© 2025Calendarz。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português   |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   简体中文